“爸媽,最近身體咋樣?你們照顧好自己,今年輪到我值班,不回去過年了,祝你們新年快樂。”距離除夕還有1天,第一次在工區過年的張振華和在河南老家的父母通過視頻電話嘮了幾句家常。
張振華所在的清水橋通信綜合工區位于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內,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空氣稀薄,含氧量只有低海拔地區的一半甚至更低,年平均氣溫為零下10至零下4攝氏度,是青藏線上氣候環境最惡劣、生活條件最艱苦的通信工區。
青藏鐵路開通以后,承擔著75%進出藏旅客和物資的運輸保障任務。清水橋通信綜合工區是青藏線上的“中樞神經”,主要負責海拔4600米的昆侖山至4707米的風火山間35個通信機房、2條光纜等通信設備維護保養檢修,保障旅客的平安出行。
“今年是第一次在清水橋工區過年,但不是第一次在外過年了,工作13年,只有3年春節是在家過的,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年邁的父母。”說起這些,張振華眼眶濕了。
據介紹,格爾木通信車間的管轄范圍從錫鐵山到唐古拉,共1800公里,這期間只有3個通信綜合工區負責日常的檢修和管理工作,為了緩解人手不夠的情況,2018年建起了清水橋通信綜合工區。
進入冬季,職工最艱苦的工作就是線路巡視,開挖光纜裂化的接頭盒,因為是凍土層,開挖難度大,需要撿牛糞燒化凍土層來進行開挖,每天燒牛糞融化的凍土層有限,往往需要二十多天才能挖出來,之后再進行作業。
今年32歲的馬海龍是工區內的第一名職工,“2017年建工區的時候我就在這里,當時這個院子里就我一個人住,負責日常工作。”馬海龍回憶道,“我已經在這里連續過了3個春節了,2018年春節的時候,這里連手機信號都沒有,晚上因為高原反應睡不著覺,聽著院子外的狼叫聲眼睜睜等到了天亮,第二天一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兩公里以外有信號的地方,用手機看春節聯歡晚會的重播。”
馬海龍告訴記者,后來工區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也有新同事從其他工區調了過來,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吉林、甘肅、寧夏……春節總有人要守在工區保障行車安全,2019年春節時,馬海龍和其他5名同事圍坐在一起用手機看了春節聯歡晚會。
“今年輪班輪到我休息,明天就能回家過年了,家里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樂壞了。”馬海龍的家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距離工區有近800公里的路程。
今年春節和張振華一起留在工區過年的還有來自甘肅酒泉的楊虎,“今年過年我們幾個都商量好了,各自做一道自己家鄉的特色菜,也是一種特別的過年方式。”楊虎說。
“與藏羚羊為伴,在無人區過春節,也是一次特殊的經歷。”張振華和同事們笑著說。